1.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
#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
水平层状板岩隧道工程设计是隧道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,其研究成果对于保障隧道施工安全、提高工程质量、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。
1. 研究目的
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水平层状板岩的工程地质特性、力学行为和变形破坏机制,揭示层理结构面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,并提出针对性的隧道支护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。
2.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
#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
水平层状岩体隧道工程设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。
近年来,随着隧道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,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。
1. 国内研究现状
3.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
1. 主要内容
本研究将针对水平层状板岩隧道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,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:
1.水平层状板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:分析水平层状板岩的矿物成分、结构构造、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水理性质,揭示层理结构面对岩体性质的影响规律。
研究水平层状板岩的变形破坏机制,探讨层间错动、滑移等破坏模式。
4.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
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、数值模拟、工程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,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,对水平层状板岩隧道工程设计进行系统研究。
1.搜集资料、调研分析阶段: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,了解水平层状板岩隧道工程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。
2.理论分析阶段:基于岩体力学、土力学、工程地质学等基本理论,建立水平层状板岩隧道围岩应力分析模型,推导相关计算公式,并分析层理结构面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。
5. 研究的创新点
本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创新:
1.揭示层理结构面对水平层状板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机制:深入研究层理结构面对岩体强度、变形特性的影响,分析层间错动、滑移等破坏模式,为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。
2.建立考虑层理结构面的水平层状板岩隧道围岩应力分析模型:改现有模型的不足,构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分析模型,提高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。
3.提出适用于水平层状板岩隧道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:根据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,优化支护结构形式和参数,提高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。
6. 计划与进度安排
第一阶段 (2024.12~2024.1)确认选题,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。
第二阶段(2024.1~2024.2)查询阅读相关文献,列出提纲
第三阶段(2024.2~2024.3)查询资料,学习相关论文
7. 参考文献(20个中文5个英文)
[1] 吴启红,李永靖,李祥龙,等.考虑层间滑移的水平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2020,39(S2):3668-3676.
[2] 孟庆辉,张龙,刘洋,等.水平层状岩质边坡开挖卸荷及加固效应研究[J].岩土工程学报,2018,40(12):2285-2294.
[3] 闫长斌,李术才,王来贵,等.深埋断层破碎带隧道水平地震响应规律研究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2017,36(11):2742-2752.
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,课题毕业论文、任务书、外文翻译、程序设计、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