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研究目的与意义
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,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,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态度,使会计信息使用者、决策者保持警惕,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,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。
如果谨慎性原则不能在财务会计中恰当运用,就会产生两种结果。
一是过度稳健。
2.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
本文主要研究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,已及对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。
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浪潮里,使得竞争有了更大的风险,给予会计的压力也越来越高,会计们也越发重视面对经济风险时所给的信息提示,谨慎性原则被作为会计审核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应运而生。
谨慎性原则,可以帮助金融企业在实际的运营中规避风险,防止企业出现虚计资产和浮夸利润的出现。
3. 国内外研究现状
1、国内研究状况
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从空白到成熟的渐进历程。 我国 1993 年开始实 施的 《企业会计准则-基本准则》中开始把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 项基本原则。 从 1997 年开始陆续颁布的 16 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也初步体现了谨 慎性原则的应用,主要体现在收入、或有事项等几个方面。1998 年的《股份制 企业会计制度》要求提取四项资产减值准备,在 2001 年会计制度改革之前,我 国会计制度和准则条文中对谨慎性原则的描述应用虽源于国际惯例, 但还不具备 真正意义的谨慎性原则。 从 2001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执行了新的《企业会计制 度》 ,发布了《无形资产》 、 《借款费用》 、 《租赁》三项准则,基本实现了我国会 计标准的国际化(刘玉廷,2001) 。另外,出于国情的考虑,修订了《债务重组》 等 5 项准则,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扩大,另一方面谨慎性原则运用的自主权 也扩大了, 企业拥有各项资产减值的自主权,还可以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的方 法。盛碧荷( 2004) 认为, 应在会计制度的设计上对谨慎性原则的使用有所限制, 如将现行的会计制度相关内容#8220;柔性化#8221;改为#8220;刚性化#8221;, 以提高会计行为选择的科学性。 2006 年 2 月财政部频布新的会计准则体系,新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组成, 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。 在新频布的 《企 业会计准则》中,明确规定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,缩小了企业利润调 节的空间;引入公允价值,但对其使用范围进行了适当限制等,这些都说明谨慎 性原则的应用更趋成熟。郭维君(2012)认为,中国加入WTO后,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,会计所处的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,企业的投资和生存发展需要承担的风险也不断增加,如应收款项产生坏账的比例、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长短、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长短、技术进步导致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提前报废、售出存货发生返回修理或者被退回的可能性、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化、投资性房地产的投资收益等。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的潜在风险,要求企业在会计计量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谨慎性,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和研究也随之产生。
2、国外研究状况
4. 计划与进度安排
第一阶段:2022.12.10-12.31 确定选题、收集资料,写出开题报告。
第二阶段:2022.01.01-02.10 细列提纲并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。
第三阶段:2022.02.10-03.10 围绕选题实习并完成论文初稿。
5. 参考文献
[1]探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存在的作用及意义 张恒 《商情》2014年 第24期
[2]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起源与经济影响 黄梅 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》2005年02期
[3]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的探讨 贾具才 《企业导报》 2012年15期
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,课题毕业论文、任务书、外文翻译、程序设计、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。